关于印发《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24 10:10
    【字体:打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推动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的关键一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旅游强省、文化强省“两个大会”精神,紧密结合“七个强市”部署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锚定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长三角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两个目标”,聚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高品质旅游强市“六大任务”,联动开展“十大品牌活动”,全面提升滁州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增长20%以上。

    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1.强化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务实成效。持续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为推动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2.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目标要求,全面落实重点举措,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3.建强基层组织。全面实施“双增双创”工程,持续深化“六亮”行动、模范机关创建、星级党支部评选申报工作,继续打造“1+5”党建品牌。大力开展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以评促创、以创促建,坚决把局系统各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做好机关党委换届工作。

    4.抓牢意识形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重大情况分析研判、应急处置等制度,全面完成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三大行动”,持续巩固“三重包保”工作成果。把意识形态工作与文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好文化阵地建设关、文艺创作导向关、文旅活动内容关、广播影视安全播出关。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管理,规范落实政务网站及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工作制度,抓好文旅领域网络舆情监测等工作。

    5.持续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细则,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持续抓好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整改成效助推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增加基层负担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及滁州市贯彻落实意见。突出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落实机关纪委委员联系局属单位制度。

    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加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采取小戏创作“剧本+院团”双遴选孵化模式,面向社会征集优秀剧本,遴选本地优质创作院团,聚焦创、排、演全过程强化专业指导,重点打造3-5个反映滁州新气象、人民新创造的、彰显文旅特色的精品小戏。举办“粉墨芳华  戏出滁州—新创地方戏曲优秀剧目竞演”、洪山戏100场公益性演出。选拔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不断打磨提升,推送国家级、省级展评项目平台,提高滁州艺术创作知名度。

    7.开展示范试点创建。深入挖掘滁州地域文化特质,推动多样化文化标识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地标。编制出台《滁州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滁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标准》,开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试点。做好第六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

    8.提升文化场馆服务效能。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提升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水平,推动“文化空间”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能。贯彻落实《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指导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遴选典型案例。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数字文化管理服务向乡村延伸。

    9.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活动。开展以阳明文化活动周为重点的明文化系列活动。举办“出彩滁州人”、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等品牌活动,完成不少于30场演出。提升全市“送戏进万村”和乡村“四季村晚”活动实效,在坚持公共服务普惠性基础上,鼓励各地结合传统节庆、当地民俗、乡村旅游等积极创新。

    三、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水平

    10.加强文物保护。有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梳理摸排全市文物资源,力争申报成功3处省级文保单位。扎实推进滁州无梁殿保护修缮、琅琊山明月观抢救性修缮等文保工程,组织“三防”项目申报,继续做好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安防工程、无梁殿防雷工程等建设。推进博物馆展览服务平台智慧化及凤阳、明光、来安、定远等地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建设。加强考古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推动成立滁州市考古研究所。持续推进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加大文物尤其是田野文物行政执法检查和安全巡查力度。

    11.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突出做好明中都、明皇陵等保护、修复、考古发掘和活化利用等工作,加快打造成为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志;全方位宣传推介,讲好明中都皇故城的故事,做好文旅结合的大文章,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景区,塑造安徽文旅靓丽名片。旅游景区依托文物加强宣传推介,打造特色打卡点。加强古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价值。推动博物馆等级提升,滁州市、天长市、凤阳县博物馆争创二级馆,明光市、来安县博物馆申报三级馆。

    12.促进非遗传承发展。深入挖掘滁州地域文化资源,出版《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完善非遗项目档案资料和数据库,推动凤阳花鼓、全椒民歌、洪山戏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创新,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公布第六批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一批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城市合作,持续打造长三角非遗展演展示品牌文化活动,举办长三角非遗小戏展演。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及“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特色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提升数字非遗平台展示和利用水平。

    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3.狠抓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全市旅游资源普查,谋划和储备一批优质文旅项目,并汇编成册,加大文旅项目“双招双引”力度。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提质升级为引领,培育打造大琅琊山康养度假等“十大”特色旅游集聚区,加快推进明湖休闲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途居明湖营地、大明不夜城等项目建成运营,康佳康养旅游基地、菊博园、神山国际、天康疗养中心等加快建设或重组升级。大力发展特色民宿,推进城郊游、乡村游、周末度假游,培育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康养、乡村旅游、实景演艺等文旅融合项目,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加强与沪苏浙地区的文旅康养资源共享,更加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加快打造长三角康养旅游目的地。

    14.培育品牌梯队。琅琊山继续做好5A级旅游景区建设、宣传推介、业态培育等工作,小岗村积极创建5A级旅游景区,明中都皇故城文化旅游区、天长市龙岗抗大八分校(古镇)积极创建4A级旅游景区。黄圩旅游度假区、井亭生态旅游度假区加大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力度;凤阳山旅游区争创安徽省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结合乡村振兴“千万工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小岗村创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积极申报省级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后备箱工程基地等品牌,评定一批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积极申报安徽省“最干净旅游景区”“最干净旅游乡村”。开展国家等级旅游民宿、皖美金牌银牌民宿、高星级旅游饭店、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省级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等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指导井楠茗宿创建国家甲级民宿。全市新增国家级旅游品牌3个、省级20个以上。

    15.提升服务质量。积极贯彻全省“百景提升”行动方案,推动明皇陵等7个旅游景区实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加快风景道入口形象系统和江淮分水岭地标建设,新增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50处以上。开展旅游标准化、旅游安全、乡村旅游等培训活动,培育壮大金牌导游队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大智慧文旅创新应用力度,打造智慧旅游服务新场景。

    16.激发文旅消费。积极培育文旅康养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依托遵阳街、天长路等核心商圈,丰富旅游休闲、特色文化创意等业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抢占数字文化产业制高点,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数字视听、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认真落实省文旅产业专班工作部署,加大项目谋划实施力度、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强化调度监测,不断凝聚文旅产业发展合力。实施文化旅游惠民工程,对文化和旅游市场消费实施补助。多途径发放文旅消费券,增加发放额度,扩大覆盖面,持续放大消费带动的乘数效应。推行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保险替代工作,降低旅行社经营压力。

    五、打造广播影视新高地

    17.提升广电领域公共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天长市、凤阳县第二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建设,确保按期完成任务。督促各地提高应急广播在线率,充分发挥农村应急广播在预警应急、阵地宣传、服务“三农”等方面的综合作用,让“大喇叭”真正成为群众的民心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全年完成不少于12348场的放映目标。充分发挥农村公益电影思想宣传阵地作用,以公益电影放映为载体,开展系列公益宣传活动。深化“公益+商业”电影放映模式,推进院线电影进乡村。开展春节文化进万家和优秀红色电影展映两项主题放映活动。

    18.规范广电行业秩序。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大检查,认真抓好问题整改、攻防演练、值班值守等工作,圆满完成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加强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联合国安、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抓好“无小耳朵社区、乡镇”创建工作。持续开展打击“黑广播”、广播电视违法违规广告、擅自开办传送非法频道等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广电行业良好秩序。

    六、促进新闻出版实现更大跃升

    19.创新开展全民阅读工作。依托“15分钟阅读圈”建设,实施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建成一批公共文化空间,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积极争取举办全省首届暨滁州市第十届农家书屋管理员技能大赛,组织互学互看活动。强化农家书屋“双随机”检查,有效盘活农家书屋资源。组织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和图书惠民月等活动。

    20.抓好印刷发行管理和版权工作。持续做好新闻出版行业年度核验、年报统计、年度报告和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综合评估等工作。督促指导全市相关行业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举办全市版权工作培训班,配合省版权局在滁州开展全省版权创新发展培训会暨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安徽版权宣传活动启动仪式。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全市作品版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提升。

    七、不断增强城市文旅传播力影响力

    21.塑造核心IP。积极引入国内知名品牌策划设计团队,深入挖掘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阳明文化等内涵价值,结合区域位置、自然禀赋、特色产业、地方民俗,明确旅游形象定位,总体策划、设计包装,推出具有主题性、独特性、互动性、延展性的旅游IP。

    22.强化活动引流。全年开展文旅营销活动80场以上,在上海、合肥、南京等地举办4场以上滁州文旅专题推介会。积极申报省级品牌活动,扎实开展“春游江淮请您来”“520”文旅惠民消费季等各类省级宣传推介活动。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开展百车千人自驾、文旅项目签约等活动。结合“寻找滁州最美打卡地”评选活动成果,全网发起“百名达人滁州度假行”活动,引领长三角都市圈来滁度假消费新风尚,推动“引客入滁”。

    23.创新宣传推介。以琅琊山成功创建5A级景区为依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加大滁州全域旅游推介力度。利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加大短视频传播、网络直播、精准推流力度。开展“明星探滁州”系列活动,打造宣传“爆点”。利用《中国旅游报》《南京日报》等媒体,多渠道推广宣传,定向输出特色文旅内容,提升滁州文旅知名度和吸引力。

    八、强化文旅市场监管执法

    24.规范行业管理。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零负团费、不合理低价游整治行动,及时完善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相关信息,完成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补足工作。将“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与常态化做好文明创建、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等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畅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旅游用车监管执法。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流动书摊、中小学校园周边等专项检查,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坚决查缴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及网络信息等,确保全市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规范稳定。

    25.提升执法水平。持续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推动新一轮文化执法改革落地见效。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指导意见》,坚持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以达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的执法目的。

    26.严守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和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安全责任。加强对公共文化场馆、文博单位和历史古建筑、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主体,特别是文艺培训机构、剧本娱乐场所等新型业态的综合监管,注重抓好大型文旅活动安全、旅游客运安全。运用“案例教育法”,广泛开展文旅安全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文旅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常态化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督察督导工作,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九、扎实做好综合性基础性工作

    27.培养文旅人才。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打造一支站位高、本领强、创新能力突出、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健全行业领域人才培育机制,举办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培训班、文物安全培训班、电影放映员培训班、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班等,组织开展文保单位、博物馆(纪念馆)消防技能大比武,提升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服务能力。

    28.加强法治建设。继续深化权力清单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权力运用,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提升为民为企办事服务质量,打造法治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建设、运维好网络普法阵地,全面推进行业普法宣传工作,以“4·26知识产权日”“5·19中国旅游日”“12·4宪法日”等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旅领域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经营业主依法守法经营意识。

    29.做好其他基础性工作。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政务公开,落实政风行风热线计划,及时回应市长热线、网友留言等社会关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成果,健全常态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国防、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文化和旅游拥军工作,为全市双拥模范城创建贡献力量。统筹抓好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和垃圾分类工作。认真做好招商引资、信访维稳、应急值守、档案管理、调研信息、保密、禁毒、统战、群团、工会等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